当前位置:入党申请书网>程序>材料分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策略分析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策略分析

时间:2019-11-21 04:30:57 材料分析 我要投稿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策略分析

  摘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型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但在实践中材料提供的动态性问题仍是教师们的一大困扰。她们面临调整材料时间上的统一性,内容上的“喜新厌旧”以及调整区域材料过程中大量的劳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浪费。因此,就教师调整区域材料的依据、调整材料的时机以及教师采用何种调整策略使区域材料发挥最大效益 、尽量减少损失就是本文的目的。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策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材料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手段,以上我们已充分认识到材料的先进性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这并不能完全代替幼儿的发展。一位研究游戏的专家指出:“游戏材料只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游戏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游戏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是受到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因而材料投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结篇,而是始终顺应幼儿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如果想充分利用好材料这一教育手段,就需要教师在材料调整中有一定的教育策略。 教师的教育意图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隐藏在材料中,教师主导地位转化为隐性状态。教师间接调控教育过程,儿童则如入“无师”之境。有更多机会自我决定、自由选择、主动参与、充分交往、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各种情感。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及时调整材料。游戏过程不是单向知识传授和机械模仿、而成了师生双向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过程和儿童人格的自我成长过程。

  (一)当前材料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对材料提供的动态性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行动中却往往表现出“穿新鞋走老路”、观念与行动脱节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材料调整时间上的整齐划一性。 许多幼儿园仍旧存在着“区域材料调整的检查制”如由园长规定第几周进行区域材料调整,互相检查、评比等内容。或是由于参观、检查、开放等任务、教师加班赶制调整区域材料等现象出现。时间上的整齐划一性,违背了幼儿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原则,造成班与班之间的统一性,缺乏灵活性、也未使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2、材料调整内容上的喜新厌旧性。 许多 教师在材料调整中,经常出现喜新厌旧性。往往在调整过程中,将原有的材料全部抛弃,全部换成新的内容。因而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为追求形式的花哨、新颖、教师不断更新内容。浪费大量精力、脑力,同时也将“继承”的作风抛之脑后。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浪费。

  3、材料调整资源上的浪费性。 除了以上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由于缺乏材料使用的环保意识以及共享意识、因而许多幼儿园出现调整材料过程中的财力吃紧问题,因而往往以减少调整材料频率为主。资源上的浪费不仅让广大教师感到人力、精力、劳力、物力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教师一种心灵深处的工作疲劳感及压抑。

  4、材料调整目标上的零散性。 许多教师在调整材料中往往出现为“换”而换的意识,缺乏对幼儿材料使用的观察,目标意识薄弱,缺乏材料调整上的系统性及整合性,因而往往出现照搬照抄示范园的材料制作、 “脱离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捡到篮里都是菜”,随意更换等行为。造成了园园相似、缺乏个性以及幼儿发展上的不均衡性及零散性。

  (二)材料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许多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理论也对材料调整的重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分别从儿童的心理、建构学习的特点、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最近发展区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材料对幼儿的帮助及材料调整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型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我们可以较直观地看到:区角活动时,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而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来自于成熟,来自于儿童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材料提供过程不是固定的。

  蒙台梭利认为老师必须投入自己的精力,并且随着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老师的首要责任是关注环境和材料。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如果环境影响不好,儿童在自己的身体上、智力上和心理上都不会有所发展。即使他们发展也不会长久。同时他又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理论。他认为:儿童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表达的技能和水平是动态的,是一直变化着的。因而教育材料的提供就应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原则,不能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而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儿童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材料才是良好的材料。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的意义建构是内化理解和探索发现的过程,他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更是个体多元素的系统运转过程。我们提供的材料应适应每个孩子,适应儿童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适应儿童显性一般的发展和隐性可能的发展。更应适应儿童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

  宋庆龄幼儿园的同行老师们认为当孩子不能好好把握材料的话,不是材料的要与不要,而是认为这种材料前面必定还有个小步骤。研究儿童学习过程,了解儿童是如何学的。材料的调整是从孩子中来,就适用性好。

  从以上的问题,更让我意识到虽然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教师如何以材料为媒介来支持、帮助、发展幼儿的游戏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如何调整幼儿园区域材料仍停留在经验上,困扰着广大第一线教师。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也曾有过散点式研究,但缺乏全面性及系统性,缺乏实证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着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教师调整的时机、顺序、强度的不同表示了教育目标在材料中的贯穿。它既反映了教育的趋向,也反映了教师在动态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反思。以下就谈谈我在幼儿园区域材料调整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二、研究的方法:

  (一)对象:本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各一实验班,年龄3--5 岁。

  (二)调查方式:

  1、广泛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资料综述。

  2、观察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现场观察记录并分析。

  (1)观察记录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游戏内容。

  (2)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3)观察材料调整前后的效果及幼儿使用情况。

  三、研究结果:

  (一)材料调整前的依据----观察。

  观察,是了解及评价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及能力表现、了解幼儿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为教师调整材料提供依据。在区角活动中,材料调整的秘诀是要学会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摆弄状况,分析出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它关系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材料本身效益的发挥,是幼儿成功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此时的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可以是有目的观察,也可以是随机观察,可以有即刻观察的分析调整,也可以是过程后的分析调整。这样的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了解儿童社会性情感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强项;不仅了解儿童的经验背景,同时注重儿童富有个性特质的学习风格;不仅了解儿童建构结果,同时了解儿童建构过程表现;不仅了解儿童建构过程外在的一般的表现状态,同时了解儿童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倾向。我们试图从多种角度充分的观察孩子,简单易行的记录分析孩子,其价值不是为了评价孩子,而是为推进儿童建构的`系统运转提供策略依据。为材料调整奠定基础。

  1、全面观察与个别观察。

  由于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既有许多共性的年龄特点又有着来自不同家庭环境、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个性特点。因而通过全面和个别观察既可以使教师掌握来自第一手的信息,对了解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有个共性认识。便于教师比较充分的在群体背景下了解幼儿,并对幼儿 做出正确的评价。又可以了解每个幼儿的基本能力、情感、行为和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发现每个儿童的潜能和需要。例如在拼板游戏中,教师采用了表格记录方式进行全面与个别的观察。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难度不同的四块拼板,并在其周围设置了“我成功了”记录表格。幼儿可以任意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拼板内容,进行拼图。当完成后,幼儿可采用照片粘贴、记录号码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可随时通过表格观察到全体幼儿在拼板游戏中的兴趣点、难点以及个别幼儿的情况(包括特别热忠的幼儿及缺乏耐心或一次都未参加的幼儿。)根据这样的全面及个别的跟踪记录,可以进行资料分析,并进行材料调整。例如对大多数幼儿已完成拼板的更换,使教师对全班水平有个总体了解。为部分幼儿提供个别化更难的拼板,对另一部分幼儿的游戏引导等。都是教师对个别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所提供的材料调整。又如在个别观察后,为不会涂色的新生创设的个别化游戏角---学习涂色等。

  2、有目的观察和随机观察。 教师在材料调整前的观察可能是有目的的观察,也可能是随机的观察。例如教师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教育目标对幼儿游戏进行有目的观察。观察的内容如:对 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主题、内容的有目的观察;对幼儿社会性水平及认知经验的有目的观察等。这种有目的的观察针对性及目标意识强,对材料调整具有科学的评估作用。经过有目的观察后可分析给儿童提供的游戏时空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等。而另一种随机观察相对计划性弱,但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的随机观察能力在教师投放材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如在材料投放中对幼儿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的观察,甚至幼儿近来的兴趣等的热点和问题的随机观察。例如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对风筝产生了兴趣,有的孩子自发的用手工纸开始尝试折叠。于是教师将关注到的信息通过投放材料----风筝区,来顺应孩子们的发展及兴趣。结果,此游戏区大受孩子们的欢迎。教师通过随机的观察将日常孩子们的热点融入游戏,使游戏生活化,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 材料调整的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调整的时机与幼儿的发展情况是密切相关的。材料调整的过早,会使幼儿对活动目标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变得无所适从;材料调整的过晚,或许幼儿的兴趣热点就如同昙花一现,再也无法找回。适时适宜地投放调整好材料就如同是“一位随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的教师 ”,既可以支持幼儿的建构学习,又对他们的建构过程起到推波助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策略分析】相关文章:

1.入党材料分析

2.党性材料分析2018

3.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自我分析材料-师德总结

4.学整树活动剖析查摆分析材料

5.材料概括分析题

6.品德合格方面分析材料

7.入党材料分析范本

8.大学生入党材料分析内容